【健康科普】岁月神偷,带您走近阿尔茨海默病
- 信息来源:山东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
- 发布时间:2025-09-16 17:02:00
《岁月神偷》中奶奶“忘记回家的路”“认不出家人”的情节,恰似阿尔茨海默病的温柔缩影—它像“岁月”悄悄偷走记忆、认知与自我,却也让家人的爱成为对抗遗忘的微光。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,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。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通知,2025年活动主题为“早防早治,守护认知”。结合影片与疾病本身,我们从3个维度带大家来了解这种“被岁月偷走的病症”。
病症核心:
不是 “老糊涂”, 是大脑的“渐进性损伤”
阿尔茨海默病并非正常衰老,而是大脑神经细胞逐渐退化、死亡的疾病,核心表现与影片中奶奶的状态高度契合:
- 记忆“偷窃”:先从近期记忆开始(如刚说的话、刚做的事就忘),再慢慢丢失远期记忆(像奶奶可能记不清儿女的名字,却残留着对老房子的模糊印象)。
- 认知“迷路”:无法理解时间、地点(如找不到家、分不清白天黑夜),甚至认不出朝夕相处的家人,就像影片中奶奶对着熟悉的亲人,眼神里充满陌生。
- 生活“失能”:逐渐失去穿衣、吃饭、洗澡等基本生活能力,需要家人像照顾孩子一样耐心协助。
家人的爱:
对抗“遗忘”的唯一“钥匙”
影片中家人对奶奶的包容与陪伴,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的核心:
- 不指责,多接纳:患者不是“故意忘事”,而是大脑失去了储存记忆的能力。就像家人从不说“你怎么又忘了”,而是反复温和地提醒“我们是你的孩子,这是你的家”。
- 用“旧回忆”连接“新陪伴”:影片中家人陪奶奶看老照片、讲过去的事,这正是认知训练的核心—通过熟悉的场景、声音、故事,帮患者留住残存的自我,哪怕只是片刻的清醒。
- “笨办法”里的温柔:给患者贴满联系方式的纸条、牵着她慢慢走回家、重复讲同一个故事……这些“笨拙”的照护,恰是对抗“岁月偷走一切”的最有力方式。
现实提醒
早发现、早干预, 别让 “遗忘”来得太突然
影片里奶奶的 “遗忘”是悄然发生的,但现实中,阿尔茨海默病有早期信号,发现后及时干预能延缓病程:
- 早期信号—“5个不”:记不住近期事、算不清简单账、找不到常去的路、说不出熟悉的词、情绪变得暴躁、淡漠。
- 关键行动:若家人出现以上情况,别归为“老糊涂”,及时带老人去医院做认知功能检查—早期干预(如药物、认知训练)能让“被偷走的岁月”慢一点,让家人相处的时光更久一点。
《岁月神偷》里说“岁月是最大的小偷”,但阿尔茨海默病的“偷”,却让我们看清:那些被记住的爱与陪伴,才是岁月偷不走的“宝藏”—哪怕患者忘了全世界,家人的爱也能成为老人最后的“回家的路”。